课前准备 |
一.提前对学生布置预习新课内容——课本中的“问题探讨”进行讨论。
1.人体的衰老表现出哪些特征?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征呢?
2.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?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?
3.人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?
二. 布置学生查阅细胞衰老原因的相关资料。
三、布置学生通过查阅报刊、上互联网或走访政府有关部门等方式,搜集有关社会老龄化的资料,并提出自己的感受。 |
1.课前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预习,同时结合自身经验及观察,思考“问题探讨”中的问题
2.让学生进行讨论
3.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,能够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有一个初步了解
4.学生进行调查
|
1.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,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思考能力
2.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兴趣,利于在课堂上能够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,并通过调查发表自己的感受。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。 |
讲授新知识 |
调查-思考-讨论1
大家想象一下40、50年后的我们将会是什么样子呢?人体的衰老表现出哪些特征?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征呢?
1.由同学代表发言,阐述自己的调查结果,并进行总结。
2.教师对学生的调查和讨论结果加以总结和补充
个体的衰老的特征和原因分析过程中引出细胞衰老的特征
细胞衰老的特征
(1)解释细胞衰老的过程的定义,并引出细胞衰老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
(2)通过青年人与老年人图片的比较,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外形上的差别,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
(3)总结这些不同,并以细胞形态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书本,从而了解和掌握衰老细胞的特征,并注意阐明这些特征间的联系,便于学生记忆
(4)简要说明细胞衰老原因有哪些解说,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
调查-思考-讨论2
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?
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?
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?
(1)由前阶段的讨论引入个体衰老的特征
(2)通过举例说明或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来阐述,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,但二者不能等同
调查-思考-讨论3
人类探究细胞衰老的原因
(一)自由基学说:自由基引发细胞内分子发生雪崩式反应,损伤细胞膜,攻击DNA,引起基因突变。
(二)端粒学说:染色体两端的端粒DNA序列随分裂不断被截断,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损,细胞活动趋向异常。
生活-科学-社会
社会老龄化的影响
3.细胞的凋亡
(1)细胞要经历分裂、分化、衰老及死亡,从而引入细胞的凋亡,并通过书本上图片的战士来阐述这一概念以及细胞凋亡的意义
(2)举例说明什么是细胞坏死,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尝试比较说明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
|
对讨论结果进行表达描述:
1.人体衰老特征:白发、皱纹、老年斑、耳聋、眼花、行动迟缓、记忆力减退等
2结合预习的的内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
3跟着老师的讲解来理解,加深印象
1.老年人体内还有幼嫩的细胞,比如精原细胞,造血干细胞等;年轻人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,比如皮肤表皮细胞衰老造成的角质层细胞
3.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是一回事。个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,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。但从整体上看,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
3.1听老师讲解,并思考理解什么是细胞的凋亡
3.2小组讨论并总结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:细胞坏死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的细胞急速死亡,是一种被动性死亡;而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,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|
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,并引发学生对与自己的讨论结果不足的地方进行思考
通过之前的引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的主动性
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加深印象,并能直观地说明青年人与老年人在外形上的差别,从而通过解释原因引入衰老细胞的特征
2.课后的资料搜集有利于学生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培养,培养学生关爱老人,关心社会的品质
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加深对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这一区别的理解
|